友人Caron近期動了子宮息肉手術,分享過程給網友們。
從開始檢查到手術完成皆用健保,花費約4000元。Caron年齡35歲左右。
手術名稱:子宮鏡瘜肉切除
檢查期間:
數月前,Caron陰部在非月經期間出血,雖量不多,但因層出不窮,Caron找小型婦產科診所做子宮鏡檢查。
醫師簡單的子宮鏡檢查後,說這是子宮息肉,約一個指節大小,可切除也可不要。若常出血造成困擾,建議切除。但子宮息肉有些會慢慢變大。
子宮鏡檢查不會痛,沒有什麼感覺,時間也很短。
若女性的陰道口較小,會略有異物感。需在非月經期間,才能做子宮鏡檢查。
Caron後來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找醫師,再次做子宮鏡檢查。看完行程跟醫師約了一個多月後的開刀時間。
記得約手術前,要攜帶自己行事曆和月經期,方便和醫師排定時間(手術要避開月經期)。
手術選擇:
子宮息肉手術分成熱刀和冷刀,熱刀健保給付,自己大概付4000元(雙極電漿切割環,也稱電燒)。
冷刀健保不給付,約1萬多元。
醫師說現在手術技術先進,差異不大,熱刀不會刮除太多子宮內膜,傷害小,建議熱刀。
Caron聽醫師建議選熱刀,術後無不良反應或大失血。
兩者都是門診手術,術後可以馬上出院。
手術前一天:
手術前一天上午先到醫院驗血驗尿,檢查心電圖、肺部X光並會診麻醉科。
Covid-19疫情期間,需加做快篩。
整個流程跑完約2小時(看各醫院人潮而定)。
下午Caron再度去見醫師,看檢驗結果並確認手術。
醫師囑咐凌晨2400後不可進食進水,隔天早上8點到醫院報到。
手術當天:
攜帶手術同意書、身分證、健保卡、衛生棉,並由家人陪同至醫院手術。
報到後,移除身上所有金屬物品,包括眼鏡,將所有隨身物品交給家人後,到等候區更衣。
換上醫院的手術衣、拋棄式拖鞋和手術帽,等待護理人員叫名字。
Caron因為沒有戴眼鏡,確切的狀況看不清楚,過程既感到不安,又感到安心(看得太清楚好像很可怕)。
護理人員引導Caron到推床躺下,中途再確認今天進行的手術、是否有過敏藥物、疾病史等。
接著,推進開刀房開始準備工作。每一個步驟,護理人員都細心地告知要做什麼。
推床移至手術台旁邊後,Caron移動到手術台躺下,雙腳張開放在腿架上。
護理師告知手術室僅16度比較冷,蓋上棉被後會吹熱風保暖。
監測系統包括心電圖、手臂式血壓計(右手臂每3~5分鐘自動量測)、血氧飽和濃度偵測計(夾在左手手指)。
在鼻子旁邊黏貼一細管,並戴上供氧面罩。
左手背上注射點滴,在準備工作差不多完成時,護理人員告知要打麻醉,之後固定雙手,一下子就昏睡了
完成手術時,家人接到廣播通知,告知手術成功。
清醒後,護理人員詢問Caron狀況,確認無大礙後,家人接到第二次廣播,才到病房看她。
醒來後子宮頗痛並出血,跟月經差不多。
這時半夢半醒,很多事都不太記得……
醫師向家人囑咐注意事項,辦完出院手續和付款4000手術費,Caron就返家休息。
從進入醫院開始到出院,花了3-4小時,不過實際進行手術時間只有30分鐘。
由於全身麻醉的緣故,術後精神狀況很差,像酒醉一樣昏沉,切勿自己開車搭車,必須有人陪同。
Caron在半昏迷狀況下過了一天。
麻醉後注意事項可參考中國醫網站、仁安醫院、其他婦產科。術後有給一張相關說明。
Caron沒有放紗布,不須換藥,如廁也無須特別注意。
醫師開了3日份止痛藥、止血藥、抗生素。
術後會較想吃清淡的流質食物,例如粥,避免喝冰飲&刺激性食物(類似月經期間)。鱸魚則對傷口恢復有幫助。
手術隔天及後續:
隔天Caron說跟月經期差不多,身體較累及陰部出血。
大抵可正常工作,若身體虛弱建議請假一天。
陰部出血會愈來愈少,血量比月經少一些,約維持一周。
10天後再去找醫師看息肉檢驗報告囉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