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投資展望-上半年的伏克爾,下半年的伯恩斯
2022下半年如前文所述:
美股走勢將不再是常見的震盪走高到大型多頭成長期,而直接進入衰退前的尾段。
推測未來股市走勢像1946~1949,或1976~1980。
即減緩升息或利率倒掛後股市反彈,但創高機會小,不久進入衰退。
股市反彈高點或在22Q4-23Q1,衰退時間在23Q2後。
2023年,大抵將FED政策分成以下四種,前三種預期Q2左右美國陷入衰退,第四種是軟著陸無衰退狀況:
1 葛林斯潘模式:
FED第一季升息至5%,第二季停止升息,將利率維持到2024再考慮降息(核心通膨要低於3%)。
此為FED目前宣示的觀點。
2 伯恩斯模式:
FED第一季升息至5%,第二季停止升息,23Q4考慮降息(核心通膨低於4%即可)。
此為考量24年選舉的權衡結果,雖提早降息會導致幾年後通膨再次拉升,然顧及24年美國總統大選,FED會將重點轉向經濟而非通膨。
為市場主流預期。
3 伏克爾模式:
FED第一季升息至5%,第二季若通膨無法降低,持續每次會議升息至5.5~6%。或第四季見到核心通膨高於4%再二次升息。
目前FED不傾向二次升息(見此連結)。而Q2通膨會下降的相當快,難說服內部持續升息,因此伏克爾模式機率不高,除非市場過度上漲。
4 軟著陸模式:
即葛林斯潘或伯恩斯模式,且經濟未衰退的狀況。
目前多數的衰退指標,包含利率倒掛、續領失業、LEI領先指標,都預期衰退。
而FOMC預期的薩姆法則也認為2023將進入衰退(失業率4.1%以下才非衰退,但這樣工資通膨無法下降)。因此軟著陸機率很小。
基於1.2.3種美國經濟衰退模式,美股、美債、美元黃金預期如下:(券商展望亦可參考)
美股:
依據Factset預估,2022標普500EPS約220,2023軟著陸的EPS約230。
一般預期衰退後的EPS落在200-210附近。
若美債利率3-4.5%,或聯邦利率4.5-6%,此時S&P歷史PER低點位於14-16區間。
(扣除利率高漲的1970年代和美國是世界經濟較弱國家的2011時期)
綜合上述,估算S&P或下探3000附近。全年高點在Q2,低點則在Q3~Q4。降息時間愈晚,低點愈往後延。
若出現低機率的伏克爾模式(Q3持續升息),則升息時持續下跌,停止升息後會立刻開始降息,此時或為低點。
理想做空點在停止升息後的反彈或標普4000以上,回補做多點則在降息後。上半年偏空交易,Q4後偏多交易。
台股走勢近於美股,因科技股庫存、投資、利率敏感性相對高,跌幅比S&P更大一些,不排除下探萬點。
Q1-箱型走勢,標普在前低和4100附近震盪。此時有鷹派FED及獲利衰減的利空,但亦有停止升息和軟著陸的聲音,多空並陳下,股市區間整理。
Q2-停止升息後,股市出現慶祝行情,且通膨高速下滑,市場會預期軟著陸機會增加,此時可能是股市全年高點。
然隨著美國經濟真正衰退,股市將反應盈餘大幅下滑。FED仍會維持鷹派不降息聲調,促發市場大幅衰退的疑慮。
Q3-持續下滑或盤跌,可能是股市的全年低點。Q3後段若FED開始對降息鬆口,不久將是牛市起點。
Q4-隨著失業率拉升,為結束衰退,替2024選舉鋪路,FED準備降息,股市走高至2024,開啟新一波景氣循環。
類似 1946~1949、1976~1980後段走勢,衰退低點相較於當時或更低,可參考前文總結的圖。
10年期美債:
3%~4.5%之間波動。若意外升息至6%,則十年美債會上升到4.5%。如下圖說明。
歷史來看,倒掛幅度最大在衰退前,或剛衰退的時候,之後幅度會一直縮小,除非二次升息。
衰退期間,倒掛幅度會一直縮小,直到衰退後半,倒掛轉為正值,十年公債最小值是基準利率。
衰退結束後,十年債利率會大於基準利率,直到下一次衰退前。
歷史最高倒掛比例(十年債利率除以基準利率),約70%。意為若FED利率為5%,那十年美債最小值3.5%;若降息至4.5%,則十年美債最小值約3.15%。
在利率倒掛及衰退前期,美債跟基準利率連動性高(參考資料),不論衰退與否,美債需FED大幅降息才有利率大跌的空間。
若2023FED利率維持4.5-5%,則美債空間不大。估計區間在3%-4.5%。
美債理想做多點在降息循環開始時。而跌破3%需要等到2024,此時的降息空間會更大。
美元與黃金:
中金證券統計,美元週期的頂部往往出現在FED寬鬆週期中。而衰退前期因避險需求,常是美元的周期頂部。
基於此狀況,且美元指數在衰退前期多與股市反向,預期美元指數在Q2-Q3有機會再次見頂,之後美元偏弱。東吳證券研究亦有類似結果。
黃金相對不利。根據國泰君安證券研究,黃金和CRB指數(商品價格)正相關、實質利率(十年美債減去CPI)負相關。
2023的商品通膨會相對趨緩很多,也就是CRB下降,實質利率上升的一年,估算黃金上漲機率不高。
註:2024後的臆測
若FED走向伯恩斯模式,那未來長時間會變成如1950和1970年代的狀況。
即利率最低幅度有限(約2.5%),更無須QE。而由於通膨短期又會快速上揚,景氣循環週期縮短,3-5年內就出現衰退期。
過往交易邏輯需轉變,原物料股相對強勢,科技股和定存股相對弱勢,受惠疫情的部分大型股數年難見前高,金融商品的波動性將大幅拉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