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國大選的交易情境-向左向右向前看

 

前文所述:預期股市會在3月底到4月初落底,盤整後,開始反映Q3-Q4的需求遞延與GDP大增長,股市創高。

但此為需求遞延造成的景氣過熱假象,維持一段後或出現真正的經濟衰退。

 

疫情造成的衰退短暫,這波景氣循環能延續多久的關鍵則在美國總統大選。

根據目前選情,美國總統及兩議院改選的較可能結果有幾種:

1 拜登當選且奪下兩院(僅有一院的機率低)

2 川普當選,兩院皆失或拿下參院(兩院皆共和黨機率低),政策難落實執行。

 

情形1是短空長多,因拜登政策對資本市場較不利,但長線而言幾乎影響不大,景氣循環可望延後至2021年中。

情形2是短多長空,因川普親商政策可延續,但長線必然發動真正的貿易戰,景氣循環將提早結束。但因其為第二任,很難預期川普行動,亦不排除突然轉向。

然無論何人當選或政策狀況,景氣循環到2021Q2後,會面臨較多的逆風。(結構性失業、科技拉貨過多的巨幅庫存調整、FED縮減QE或縮表)

 

而選前的多空影響因子有:FED是否擴表、紓困案過關與否、疫苗何時出現、秋冬疫情有無擴大。

利多愈多,川普當選機率愈高,反之亦然。

不過由於這幾個因子大多被市場知悉,且短期內有解方,所以對選前股市影響將遠小於總統大選,亦不會導致景氣提早轉向。

以選前時間點來看:

紓困案無論是選前選後總會通過。通過是利多,不通過市場也反映不大。因為市場無price in選前通過,且早晚通過紓困案。意為紓困因子只會是利多。

疫苗若未在選前出現,選後不久也將上市。上市是利多,不出現也反映不大。因為市場未price in選前疫苗出現,且早晚會上市。意為疫苗因子只會是利多。

FED通常傾向在選前沒有太大動作,有擴表是利多,無擴表則是小利空(因市場知道若出現危機,FED仍會擴表)。FED因子利多利空都有可能。

市場無price in秋冬疫情,若變嚴重是小利空(因市場知道嚴重性會小於3月,且後續有疫苗)。如歐洲現在新增確診上升,但股市沒有下跌。疫情擴大則只會是利空。

 

綜合以上,現在至美國大選前有幾種狀況:

A 選前利多因子少,拜登當選且奪下兩院

B 選前利多因子少,拜登意外落選,共和黨拿下0-1院

C 選前利多齊放,川普當選,共和黨拿下0-1院

D 選前利多齊放,川普意外落選,民主黨奪下兩院

 

A 預期選前股市走低(S&P500跌幅約10%),選後股市小跌一段。隨後走高至21Q2。(S&P500應會創高)

B 預期選前股市走低(S&P500跌幅約10%),選後股市拉高一段。隨後視川普政策而定,大規模貿易戰的機會高。

C 預期選前股市走高,選後股市拉高一小段,隨後視川普政策而定,大規模貿易戰的機會高。

D 預期選前股市走高,選後股市跌一段,隨後走高至21Q2。(S&P500應會創高)

但須留意,科技股為疫情受惠股,自然是疫苗受害股。當疫苗出現,創高的機會反而不大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aron 的頭像
    Aaron

    行者的交易寺

    Aar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