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泡沫時代-榮景先到,還是無常先到

 

從台股許多股票的狀況來看,目前已進入泡沫時期。上次出現此種現象為15年,半年後泡沫隨即破裂。

觀察2000年網路泡沫,從泡沫生成到破裂,總共持續1-1.5年左右,這次能持續多久未知。

以下看看幾個台灣科技股泡沫的跡象:

 

1 股票T今年營收和EPS成長率估計為5%左右,EPS連三季yoy負增長,但股價卻上升30%以上,主因為PER的調整。

過往的PER約在11-15x,目前上升到18x左右,PBR估值也創歷史新高。理由為AI、HPC、自駕車等先進應用,但這些應用實際貢獻不大。

實際上股票T的智慧手機營收貢獻仍佔60%。該公司亦表示,AI等先進應用目前貢獻營收數值估計不高,要到2020左右會有比較大的進展。

此外,股票T連續6季法說後,隔日股價開低下跌,表示法說內容低於法人預期。而某大分析師也多次在法說前發布看多報告,但法說結果多次劣於其預測,但分析師仍不改其看多的觀點,持續上調目標價。

 

股票M今年營收和EPS大幅負增長,股價漲幅為50%,主因為PER的調整和對於明後年展望的看好。

過去PER大概在15-20x左右,若以18EPS(扣除業外)來看,當前PER約莫23x。

其中看多的分析師們,認為股票M還有上揚30-50%的空間,理由為看好2019年以後的狀況。

但股票M的關鍵產品在2Q18才會產出,更不用提到幾乎無法預期的2019年狀況。

 

股票W今年營收和EPS成長率估計為5-10%左右,股價漲幅為200%,主因為PER的調整。

過去PER大概在10-14x左右,現在上升到20-25x。理由為3D感測供應鏈。

然而其公司在法說上表示,今年3D感測貢獻營收約中低個位數,明年低於10%。

 

4 股票A今年EPS增長20%左右,股價漲幅100%左右,主因為PER調整。

過去PER大概在15-20x左右,現在上升到30x。理由為5G重要供應鏈和啟動數倍大擴廠計畫。

但實際上5G商轉要至2020年,擴廠真正完工要到2019年左右。

 

其他例子如進入特斯拉供應鏈,但營收占比其實不到10%,PER卻上升至2018年25x的股票B;被看好進入高速運算介面,因此PER大幅上揚,但實際貢獻要等到2019-2020的股票P等。

仔細找找,有不少的股票當前PER為19年的25-30x。這些股票研究報告通常會寫,因某先進應用,預期未來三年CAGR達到20-30%。但分析師真能預見未來?

 

可參考鉅亨主筆室的文章-莫只為炒股、胡扯科技百年遠景

樂觀的泡沫未破,跟著節奏high仍是主流。酒酣耳熱之際,記得在有人準備關掉音樂的時候,清醒從容地搭車離場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aron 的頭像
    Aaron

    行者的交易寺

    Aar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