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5Q3-16Q4 大盤觀點檢討(下)-績效與預測不一定成正比
延續前文,從第三波段結束後的第四波段開始
第四波段:8840-7999
當時觀點-預測正確,但部位不夠大:
參考之前的文章,由於多項利空,以及對未來展望的過度樂觀,因此預測台股有大跌空間,事實亦是。低點在7999,和個人預測的7800差不多。
但當時美股平盤,未出現大跌徵兆。且台股結構型態不完整,日KD僅有一鈍化一背離,因此並未大舉做空,僅出清持股。
檢討改進:此段其實放空不太容易,因為走了一長段的盤整格局,縱然有部位應該也不會太大。
第五波段:7999-9430
當時觀點-預測錯誤,但藉著不斷的做短多,反而是16年獲利最好的時期:
此段比較特別,造成過去許多歷史經驗都出現錯誤,包含英國脫歐、台積電每年除息都面臨月回檔波等利空因子,都被近十年來最大的熱錢行情所蓋過。
比較偏多的部分個人僅發現樂活五線譜接近低點。績效好的原因是雖然知道利空環伺,但技術面偏多,通常此時個人會做短多。
此段主要的獲利來自於發現到脫歐後熱錢行情湧入,除權息通常會填權息的多單;台股基本面不佳,但股價處於高點,因此在法說會前後通常會出現下跌波的短空單。
藉著上述的短多單,不僅成為16年獲利主要時段,還因此得到2-3萬人的某實際盤交易競賽的前幾名。
檢討改進:經過五個波段後發現,若台股在樂活五線譜的最下方區間,通常都是低點,縱然那時多為利空環繞。
且當時已知低點不遠,應可抱持中長線投資的心態,縱然可能還有低點,但風險不高,可持股更高的比例。那時候五線譜亦到底端的低點,應可大膽一些。
綜合"15Q3-16Q4 大盤觀點檢討"的全文,發現預測對的不一定賺最多,反之亦然。原因應跟個人的操作法有關。
通常自己僅在技術面和基本面都同方向時,才會作中長波段的操作。當兩者不同向時,則會以技術面做短線交易,例如預期基本面偏空,但技術面偏多,則會以短波段多單為主。
以前常有財經作家在文章中寫到,基本面分析時看多,但實際上交易卻做空,大概類似這個概念。也印證了股市的名言:贏在修正而不在預測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