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智慧手機-快速走向PC化的明日黃花
雖研調機構預期smartphone年成長率可達7%,台積電也預期約莫相同的數字。但從聯發科法說及iPhone狀況來估算,今年智慧機增長率恐僅有5.5-6%。
目前研調機構預期的狀況如下表(來源網址),但其中2016 iPhone銷量達2.34E支顯然過度樂觀。
根據blog前文"Apple 16.17年可能均為負成長"的估算,今年銷量達2.05E支就算不錯。扣除後,則今年智慧機銷量約13.68E支,增長率約5.8%。
此外,聯發科近期法說指出,2Q16智慧裝置出貨約1.35-1.45E套,1Q16出貨約1.05-1.1E套。上下半年約莫相同,非過去的45:55,下半年有可能稍弱於1H16。
依據其說法並納入各家廠商目標出貨及研調資料來計算後可得下表,符合上述計入iPhone可能實際銷量的數值:
納入模型後,估算全球智慧機出貨量在16年後的yoy將會小於5%。16年增長來自於中國電信商的補貼政策;17年增長可能由於印度手機的發展;18年增長則為全新設計i7s,並配合銷量佳的i6的換機潮。後智慧手機時代,各家廠商的削價競爭將會更為嚴重,如當年04-05年後的PC及NB發展後期,相關供應鏈的GM、OM快速下滑。
因此在智慧手機供應鏈選股更為不容易,可尋找blog文章"2016台股指數及產業展望"提到的LTE-A(MIMO和CA)、802.11ac升級、5/6模手機的相關受惠股,或是新科技及新加入廠商。有被紅色供應鏈取代或削價競爭的類股則建議避開,可參考前文"中國電子業威脅將快速擴大"。
而手機衍伸出的物聯網(IoT)相關晶片雖然使用量大,但層次及毛利不高,對於中國半導體業才較有幫助。台灣相關受惠股主要在於擅長毛利戰的網通廠。
參考新聞:
http://technews.tw/2016/04/29/maybank-smart-phone-shipments/
http://www.appledaily.com.tw/realtimenews/article/new/20160430/850069/